交換日記[30] – 劉家愷

0
1748

此刻的我,正在聽蕭邦的幻想即興曲。上著連續八小時的班,用久未觸嚐的古典樂企圖將自己降溫。西貝流士、柴可夫斯基、帕格尼尼,一首首喚起我的過去。是那樣的遙遠啊,轉身之後好像一切都已經安定於記憶置放所。

有幸一直能做自己喜歡的事,儘管喜歡是一件很累的事。當初意外考上音樂班,參加了無數比賽、表演、音樂會,甚至到日本東京交換見習。在演奏上來說,音樂性大於技巧的我瞭解到:把故事說得動人比故事本身吸引人來得重要許多。我總是努力生活變得有趣多變,即使它有時非常枯燥乏味。讀了七年的音樂班,主修小提琴、副修鋼琴這兩項能力被我帶上高中。進入媒體傳播社後,開始走入廣播,最後在社慶上替音樂劇寫詞、譜曲,甚至錄成專輯發表。高中畢業後,青春好像逐漸顯影完成。

然後我接觸了底片攝影,走向今天的我。進入大學之後,才真正開始用相機攝影。去年十一月底時,感謝有兩位熱心善良的學姊帶我走入底片世界,也就是所謂推坑。還記得首捲底片是在大稻埕拍完的,陰天卻把顏色鎖實,很成功地記錄下剛跨出去的第一步。拍到目前半年多了,已經拍完七十五捲底片。發現自己愛上人像攝影,無論男女。只要能抓到瞬間的美好,就足以讓我開心好幾天。我是不斷要求自己要創新的,試試過期、玩玩重曝,拍拍電影、走走街拍。這一路上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攝影人、底片人,相互理解彼此的作品以及構圖,學習讓自己能隨時記得應該更勤勉去聽、去拍、去實踐。

我一直是那樣愛著我愛著的。音樂也好、攝影也好,都將和我最愛的──也是我堅持最久的──寫詩一樣,被牢牢刻在生命裡。進入r8遇到很多很酷的人,例如幫我拍封面的Zoe、被我拍上癮的瑞、很暖很像熊的連、溫柔知性的蔡采、唱歌厲害的百恩、演戲迷人的楊⋯⋯。自從政大藝術季結束之後,就在尋覓新的藝術人圓圈,現在我找到了。

但我還得找到另一個自己。那個也還在追逐、還在喘吐的自己。希望接下來能把底片和詩結合,等自己和另一個自己會合。也許那時候就會更勇敢了吧,我想。我從來不喜歡別人對我說「加油」,因為時好時壞都是正常的。只要相信一切都會值得,所有的所有權都會在自己身上。

遠方已是腳下,盼到時可以這樣不再害怕。

紫涵,你準備好了嗎?

-第一次寫交換日記是什麼時候?
小四,雖然是自己寫給自己,然後規定三天後才能拆開回信。
– 是什麼樣的感覺呢?
有種抽樣時間裡的細瑣出來檢視的感覺,很綿密、很小心翼翼。
– 寫到什麼時候?
寫到小五吧,後來弄丟筆記本了,撿回來已經忘記密碼。

留下留言

請輸入您的留言
請輸入您的姓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