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東北境內的俄國城鎮/鐵道旁橫淌著泉 – 橫道河子鎮[#03 忽悠社™]

0
1428

在哈爾濱通往綏芬河的濱綏線鐵路上,有一座不起眼的小車站,名為

橫道河子

座落在牡丹江流域,隱身於群山之間,橫道河子鎮是一座因為修建鐵路才興起的小鎮。一百多年前,俄國人從清帝國手中取得在此修建鐵路的權力,這條鐵路將在赤塔接上西伯利亞鐵路,從滿洲里進入中國境內,穿過哈爾濱一路向東,在綏芬河與烏蘇里鐵路碰頭,重回俄羅斯大地的環抱中,切穿中國將為原本的西伯利亞鐵路省下大量的時間和營運成本,這條鐵路名為「中國東省鐵路」也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「中東路」。

圖:張哲叡

因鐵道而生

中東鐵路在橫道河子鎮必須穿越西邊的張廣才嶺,當時聚集了無數的俄國工程師和鐵路職員,從荒蕪人煙漸漸發展成一座熱鬧的小市鎮,此地也因為鐵道前橫淌的一條小河而得名為「橫道河子」

雖然位於中國境內,但是橫道河子至今仍然保持著當時俄國村落的樣貌,如果登上附近的小山俯瞰整座市鎮,很難不誤以為此地是某座俄羅斯的山林村落。

從小鎮旁的半山腰俯瞰整座市鎮。圖:張哲叡

中國東北的俄國小鎮?

我在冷冽的冬季,造訪了這座充滿異國風情的小鎮。今日,橫道河子車站的站房仍是當年的俄式風格,黃色的木造結構以及暗紅色的尖塔,加上屋頂覆蓋了一層厚重的積雪,如果不是列車員一口濃重的東北口音,大聲指示出站口的方向,在強烈反光的銀白世界中,我真的會眼花,以為自己乘坐了國際列車,已經從哈爾濱進入了俄國的境內。

圖:張哲叡

不只是站房,橫道河子鎮的房舍也和俄國人離開時的樣貌相差無幾,原本的俄國社區現在被稱為俄羅斯老街,作為當地的觀光景點。

然而現在是冬天旅遊的淡季,街上並沒有其他遊客,只有我和幾個當地的孩子,他們在街道邊嬉戲,在雪地裡扭打,讓我也暫時忘了寒風刺骨,我心想100年前,俄國人的小孩是否也曾在這條街上開心的玩耍?

昔日的信仰中心

街道上還有一座當年的老教堂,深綠色的木頭建築,頂上金色的東正教十字,因爲下雪反射著微微的光芒。可惜當天教堂內部正在整修,無法進去參觀。

這座教堂曾是橫道河子的信仰中心,是遠從歐俄來到東北生活的俄國人的精神寄託。或許今日她已經不再具有宗教意義,僅是作為古蹟遺留下來,但是在這冰天雪地之中,仍然可以感受當年,信徒們在此禮拜,藉由信仰得到力量,面對周遭艱苦的生活環境。

鎮上的東正教堂。圖:張哲叡
教堂邊結了紅色的莓果。圖:張哲叡

中東鐵路的見證

橫道河子作為中東鐵路向西跨越張廣才嶺的重要路段,設置著中東鐵路東段最大的機車庫,同時也是目前少數留存的扇形車頭調度場。雖然現已廢棄不用,但十五座磚造庫房建築完好的保存著,裡頭則改爲中東鐵路歷史的展覽館,停放著幾台當年留下的機車頭,作為中東鐵路的見證。

在我參觀的同時,正好有一台清掃積雪的車頭,從旁邊的鐵軌開過去,與停放在調度場上的老車頭相映,營造出無限今昔之感。

鎮上的扇形機車庫,曾經是中東鐵路東段最重要的調度場。圖:張哲叡
圖:張哲叡

油畫村

除了保存完好的俄羅斯建築群,鎮上還有個油畫村,每年夏天開幕會邀請來自中國、俄羅斯和朝鮮的油畫家入住,他們整個夏天都會待在橫道河子創作,作品會放在村內展覽並且標價販售,對藝術有興趣或是想見識一下俄國和朝鮮畫家特意、鮮明畫風的遊客,油畫村也是相當值得造訪的景點。

不因鐵道而死

整座橫道河子鎮並不大,一個上午就能夠走遍,從哈爾濱坐火車到此也只需要三到四個小時,然而他卻能帶給旅客無限的感官衝擊和想像。

漫步在一棟棟俄羅斯房舍之間,遙望遠方的被雪覆蓋的山巒,在這一片雪白之中,我彷彿聽見老教堂的鐘聲,見到幾個俄國軍官從對街走來,房舍飄出陣陣炊煙,是他們的妻子正在下廚。幾個街區外的車站,冒著黑煙的火車正要進站。

在橫道河子,時間似乎走得特別緩慢,甚至靜止了,就停在俄國人離開的那一天。一百年來,只有造就橫道河子的鐵路不曾停歇,火車日復一日行駛過這座百年小鎮。或許有一天就連鐵路也停駛了,再也聽不見車頭的汽笛聲,我想鐵道旁的那條小河仍然會繼續流淌,橫道河子會永遠烙印在那些見過他美麗面貌的人們心中。

圖:張哲叡

 

留下留言

請輸入您的留言
請輸入您的姓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