剖析、MO NOGATARI②:[焦點企劃介紹(上篇)]
「剖析、MO NOGATARI」系列持續進行中。本系列將娓娓道來編輯長增田的創辦理念、編輯信念等等。在近日的宣傳下,想必有許多人對雜誌的整體感覺感到好感,而想要多多理解雜誌的詳細內容吧。今天這篇,就回應大家的期待,來介紹一下雜誌中的幾項焦點企劃吧!
尚未預購者可從此處下單
①「這個時代剩下什麼」-李進文專訪
在因網路崛起、時代狂飆的社會中,要邁向明日,我們必先回首來時徑。而當回顧往昔,當抱持著「明天會更好」的信念時,對於曾經未知的昨日,存在過的理想或許漸漸淡薄。這或許是因世界加速、發語權普及之際,昔日的故事也正走向扁平化。
我們拜訪了台灣著名中生代詩人,李進文老師,談談在他的觀察之下,台灣土地上的這個年代,究竟剩下些什麼。李進文曾任職政黨記者,親身觀察台灣媒體的今昔;也曾任職網路公司,見證網路起飛的年代、甚至親手打造網路理想國。然而,曾經使社會多彩的種種,也可能反身使社會四散。當時間行至李進文所謂「英雄消失的年代」,我們該如何去面對時間的變遷、該如何處理那「剩下 / 被剩下」的狀態呢?
李進文曾在他著名的詩作<更悲觀更要>中,寫過這麼一句:
「更悲觀更要願景
願景是大廈隔壁的老鄰居
這麼多年只相遇在電梯,默默按上按下
我們正好都在大千世界小住一瞬」
之於「剩下」,李進文依舊抱持著他「更悲觀更要」的溫柔視角,守望著這片土地、謹記著年代。
②「站在墳前哭泣」-電影<父後七日>導演,王育麟專訪
死亡的見證者只能夠是存活下來的人。儀式,自另一角度來看,不僅是生者人生的最後一場畢業典禮,也是最後一次活著的人能夠與誰告別的機會。儀式是情感的產出,一跪一拜間如生命的朝聖之旅,某人時間的句點,將正式成為另一人生命中的逗點。「站在墳前哭泣」,討論了與死亡為伍的人們,之於儀式、之於生死的種種想法。
本企劃的前半部分,訪問一位主持喪葬儀式的禮儀師,介紹台灣喪葬的儀式與籌備間的心境轉折;後半部分,則邀請到電影<父後七日>的導演王育麟,與我們分享這部電影背後的巧思及製作過程。
這部以死亡為題的電影中,其實暗藏許多觀眾難一眼看出的小細節:例如以異國慶典音樂搭配肅穆的喪禮場景,這樣的設計背後,暗指著原著作家劉梓潔與王育麟導演怎樣的巧思呢?而導演自己對於死亡的觀念又是如何呢?本企劃以舉重若輕的溫柔筆法,保存了台灣人面對死亡的心境。
③「你從哪裡來?」-菅谷聰專訪
「你從哪裡來?」是r8media上人氣的連載企劃,訪問各種不同背景人士的人生故事。理解一個人生命的脈絡之際,才能理解此人「將往哪裡去」。而各種人的口述歷史,也能集合拼湊出一幅大時代的地圖。個人與集體,不斷相互共振碰撞著。
本回收錄於雜誌中的,是菅谷聰先生的專訪。這篇長達幾萬字的對話,是本期「MO NOGATARI」著力最深的企劃。菅谷聰先生出身北海道,曾行腳沖繩,現則於台灣攻讀台灣文學。當菅谷先生談起自己童年對於語言的摸索、沖繩歷史的在地經驗、以及對於現在台灣社會與文學的觀點,我們得以透過更寬廣的視角,反省許多人或許未曾遠離的當下社會。
而菅谷先生也對於將逝的2000~2020年代提出總括式的回顧。以宏觀角度檢視流逝的時間,我們現在來到了哪裡呢?在仰望著夢想的同時,讓我們再一次,從最簡單的言語開始訴說「我從哪裡來」。
–
「剖析、MO NOGATARI」系列,下回將繼續詳細介紹雜誌中的焦點企劃。請大家持續關注!
期待著雜誌的你,歡迎透過以下連結,進入雜誌的限量預購頁面訂購雜誌「MO NOGATARI」,期待由你親自揭開這本雜誌的神祕面紗。
MO NOGATARI vol.01 –
.
| A4 | 114P | 全彩
・這個時代剩下了什麼 / 李進文專訪
・剩下的發光聲體 / 鄭宜農(創作歌手)專訪
・站在墳前哭泣 / 王育麟(電影<父後七日>導演)專訪
・過剩生活手記 / 許瞳
・日常是空虛的嗎 / 視覺廢物
・你從哪裡來? / 菅谷聰(31)
・如何閱讀這個物語 / 增田捺冶…& etc
→詳細請見官網
http://r8studio.com/project—mo-nogatari.html
預購資訊 |
– 限量預購期間:1/23 23:59~2/8
– 限定數量:100本
– 預購價:500NTD(一般售價550NTD)
– 蝦皮賣場:「r8studiotp」
– 運送方式:7-11 / 全家超取(可貨到付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