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每一首已經完成的歌都是不可能再複製,因為階段的流動是非常快速的。」―焦點企劃介紹(下)[剖析、MO NOGATARI④]

0
1568
照片:本人提供
「剖析、MO NOGATARI」,不知不覺間已來到第四回。隨著企劃的進行,訂閱了雜誌的讀者們,不知是否也越來越期待實體雜誌的到來呢?今天的連載,我們要繼續揭密雜誌「MO NOGATARI」中的焦點企劃。

尚未預購者可從此處下單

https://shopee.tw/MO-NOGATARI-vol.01-%E3%80%8C%E5%89%A9%E4%B8%8B%E7%9A%84%EF%BC%8C%E6%88%91%E5%80%91%E3%80%82%E3%80%8D—%E9%9B%9C%E8%AA%8C-i.95001774.1860954318


 

從宣傳文及預覽圖示中,想必大家都能窺知,雜誌「MO NOGATARI」是關注視覺、文字、內容,並且橫跨不同載體,在蒐集著「物語」的一本雜誌。要訴說一則故事,有許多種視角。因此仔細剖析雜誌企劃所關注的領域,便能發現我們在影音、攝影、文學方面多所琢磨。今天,就截選雜誌中這些不同媒體的企劃,揭露「MO NOGATARI」中「說故事的視角」。

 

① 音樂 x 電影-「剩下的發光 / 聲體」+鄭宜農專訪
照片:本人提供

 

 

所謂「創作」,包含了兩個部分:載體本身、以及載體所承載的概念。而音樂與電影之所以受人們喜愛的原因,便像發光與發聲體那樣,以更舉重若輕的旋律 / 畫面,引導接收者進入創作者的世界觀,成為人們能夠接近的一個容器、以及故事的代言體。

 

「剩下的發光 / 聲體」這個企劃,暫且遠離抽象的故事,透過世界上人們所熟稔的音樂與電影,去探討這些作品背後所暗藏的「剩下的故事」。本企劃分為兩部分,第一部分邀請到創作歌手鄭宜農,談談她的創作觀,以及之於「剩下」一主題的看法。第二部分則分別介紹兩部與「剩下」主題有關的音樂及電影。

 

眾所矚目的創作歌手鄭宜農,曾以<雲端情人>(Her)為藍本,寫下<雲端漫舞>這首歌。<雲端情人>中,與電腦獨自於雲端談著戀愛的男主角,是否算在這數據化、集體儲存的世界中被剩下了呢?我們與鄭宜農談起了<雲端漫舞>的創作、以及電影的心得。之於部分建立於雲端的當代,鄭宜農說:

「雲端的本質是虛擬,可是到今天這個節骨眼,我們已經把太多現實結合其中,這當然是源自於人類孤獨的本質,想被理解的慾望,不管那份理解是建立在哪個層面。」

鄭宜農認為,雲端的存在,固然能使人們能夠更主動地去「剩下」關於自己的什麼,選擇性地展示自己的形象。然而人類這樣的自由,也使得世界中有更多的相遇與碰撞。作為一個傳遞音韻與文字的創作者,她也透露自己之於「剩下」一狀態,溫柔而堅強的信念。

欲揭曉「剩下的發光 / 聲體」中,鄭宜農所訴說的創作觀,以及企劃中所精選的歌單與片單,敬請大家親自在雜誌中解密。

 

② 攝影-「NORTH KOREA」/ 連子勻

 

為何雜誌「MO NOHATARI」中,存在如此豐富的文字與攝影穿插?那或許是因為,即便攝影者在滿溢情感下按下快門,照片在觀看者眼中,也無法重現身歷其境的完整感受。文字與攝影的交錯,能竭力縮短兩者之間的差距、彌補各自的缺陷。「NORTH KOREA」這篇文配圖的企劃,便帶有這樣的意涵。

攝影師連子勻在2018年深度走訪北韓,在平壤以及朝鮮各地,留下了未曾公諸於世人眼前的秘密風景,集結成為他的處母作攝影集「NORTH KOREA」。然而,在我們眼中色彩斑斕、如此「非日常」的異地風景,實則為北朝鮮人們在普通不過的日常景色。

本企劃中搭配攝影的散文,則透過「觀看者」的角度,思索著「越境 / 留守」、「日常 / 非日常」的矛盾,書寫觀看這些照片時的心境。在「跨境」的同時,被殘留於原地、聆聽著故事的「我們」,在他的鏡頭中所擷取的是怎樣的心情與風景呢?

當然,子勻在這趟北朝鮮之旅中有相當多引人入勝的故事。他的旅程所聞,皆公開於r8media的「忽悠社」連載中。對於北朝鮮與中國東北有興趣的人,不妨透過他與旅伴張哲叡的記錄,想像該地的越境風景。

 

③ 文字-「過剩生活手記」/ 許瞳

雜誌「MO NOGATARI」雖自我定義為一本「類故事集」,這本故事集的獨特之處,在於寫作者來自不同背景、持有不同故事。當然,書寫物語的目的不在於強調個體的差異,而是透過不同的語彙,描摹我們所身處的共同場所。

「MO NOGATARI」中,有許多關注「日常感」的文章。例如許瞳的短篇散文集「過剩生活手記」,特別以相對化的視角,卻省視我們稀鬆平常、卻不可或缺的平凡日常。

「生活過剩的時候,才寫非必要的手記。沒來由地去遠方、與陌生人擦肩、夜間散步到速食店、或者坐著一輛南北向的公車,靜靜穿過早已磨爛的城市。過剩的生活,沒有發生什麼大不了的事,但大不了的事,也只在生活過剩時現身。所以信手寫在活頁紙上,紙弄丟了就忘掉,等到下一張活頁紙的日子。過剩生活的手記,溶解在無聲的時間中。」-<過剩生活手記>。

本企劃包含了三篇散文:<看海>、<又是晚上了>,以及<在這裡>。分別描述了空間、時間,以及身處在時空之中的「我」。2017年,許瞳曾以高中生活為題,於台灣出版巨擘聯合文學出版散文集<裙長未及膝>。現在的她升上大學,逐漸遠離「青春」這一子題的同時,剝除燦爛的、初生之犢般的天真,她持續透過文字,摸索著在這裡、此時此刻生活的形狀。

除了「過剩生活手記」這系列散文,「MO NOGATARI」中也以小說、文配圖等方式,實驗文字的不同節奏。雜誌中無需劃分哪項企劃屬於文學 / 生活性,因為兩面相早已於雜誌中揉合為一。

以上便是雜誌「MO NOGATARI」的焦點企劃特輯,希望兩篇介紹能將「MO NOGATARI」對於所收錄「物語」的堅持與責任感傳達給大家。當然,更希望讀到這裡的你,能夠親自翻開雜誌,尋找這些文字與影像之於你的聯繫。因為,我們所想要給予讀者的,正是一個誰都能夠共有的故事。

下回的「剖析、MO NOGATARI」,我們將繼續回到「編輯長增田聊天室」,談談增田對於雜誌的未來展望。


[雜誌「MO NOGATARIvol.01 – 剩下的我們。]

https://shopee.tw/MO-NOGATARI-vol.01-%E3%80%8C%E5%89%A9%E4%B8%8B%E7%9A%84%EF%BC%8C%E6%88%91%E5%80%91%E3%80%82%E3%80%8D—%E9%9B%9C%E8%AA%8C-i.95001774.1860954318

.

| A4 | 114P | 全彩

・這個時代剩下了什麼 / 李進文專訪

・剩下的發光聲體 / 鄭宜農(創作歌手)專訪

・站在墳前哭泣 / 王育麟(電影<父後七日>導演)專訪

・過剩生活手記 / 許瞳

・日常是空虛的嗎 / 視覺廢物

・你從哪裡來? / 菅谷聰(31)

・如何閱讀這個物語 / 增田捺冶…& etc

詳細請見官網

http://r8studio.com/project—mo-nogatari.html

預購資訊 |

– 限量預購期間:1/23 23592/8

– 限定數量:100

– 預購價:500NTD(一般售價550NTD

– 蝦皮賣場:「r8studiotp

– 運送方式:7-11 / 全家超取(可貨到付款)

留下留言

請輸入您的留言
請輸入您的姓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