扮家家酒完全指南 02 || 瑞瑞:你遞來十塊錢,我要跟你玩嗎?

0
2155

在「什麼都還不是」的童年裡,我們總是借來別人的名字、別人的角色,在過大的衣服裡慢慢生長。但在「扮家家酒」這共同的名字之下,我們創造了不同的情節、遇見了不同的玩伴,也因而對自己與社會產生了不同的理解。因此,雖然這個「偽指南」絕對不可能是「完全」的,卻承載了我蒐集各式各樣的「童年物語」的期待。

這個以扮家家酒與成長為題的r8成員訪談計畫來到第二期,訪問到的是古靈精怪的酷少女瑞瑞。訪談過程中,我們發現瑞瑞、我,以及第一期訪問到的把妮,竟然都有一組同樣的粉紅色芭比屋;但是,即便同齡、同是女生、同是臺灣北部人、擁有同一組芭比屋,沿著「扮家家酒」的話題前行,卻會在把妮與瑞瑞的記憶之階中通往截然不同的閣樓。

 

怎樣才算是「扮家家酒」?

第三次來到叁朝屋,下午四點的叁朝屋充盈笑語與活力。瑞瑞穿著藍色牛仔無袖長裙現身的瞬間,我有些驚喜--第一次見到瑞瑞時,讓我留下鮮明印象的是她將亮眼的日式浴衣搭上一件黑百褶裙。兩套穿搭風格大相逕庭,穿在她身上卻同樣合理。

「我是個有很多個性的人。」瑞瑞這麼說。依照每天的心情、想要呈現的個性變換造型,帶來角色扮演的樂趣,也是現階段的她最接近扮家家酒的私人小遊戲。

回溯扮家家酒的純真年代,在汐止的童年豐腴也嶙峋。

大大的社區裡有成群的孩子,無論是花園中庭、遊樂場、迴廊,還是被稱為後山的斜坡,都是孩子們的遊戲基地。但身為獨生女,最多的仍是獨自一人的時光。

「扮家家酒……扮家家酒的邊界在哪裡呢?」當被問到獨自一人是否也會玩扮家家酒時,她接著敏銳地反問我這個問題。

同為獨生女的我,在意的是「想像自己是其他人」或「以物件扮演角色」的過程。以這樣寬鬆的定義算來,無論有無其他玩伴的時刻,她的童年生活總存在著大大小小規模的扮家家酒。摘下頭上的成對的小熊髮夾,兩隻熊便在她微微擺動的手上成為兩個好朋友。

在沒有別人,連小熊也無可插足的時刻,閉上眼睛,迷你劇場在腦內投影,她則想像被催眠是什麼感受。第一次在動漫中看見催眠的情節,她彷彿被螢幕上的畫面穿透,一面感到恐懼,一面感覺身體內有什麼正在回應著。會不會自己上輩子是被催眠後殺掉呢?

「這樣的想法,我現在也認為不是沒有可能。」她歪著頭,沉思著。

如今,我們總往以前的人生尋找喜好與癖性的理由;但是,對孩子來說,那些剛剛發芽的個性究竟來自何方?她一樣往時間軸的前面找去。童年的更前面就是前世了,可不是嗎?

留下留言

請輸入您的留言
請輸入您的姓名